目前分類:會前導聆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久違了!

五月,會前導聆系列在 tsponodame 的曲目票選活動期間,

已先後為大家介紹了「序曲篇」和「協奏曲篇」(含威廉泰爾序曲和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這次要為大家簡介的是,先前在候選曲目中無緣與其他樂曲共同角逐的遺珠:

舒伯特的「第十六號鋼琴奏鳴曲」和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

  四月底公布網友提名曲目時,由於文字輸入或編輯時的疏失,意外把這兩首曲子放入管弦樂曲目的名單內,而舒伯特的第十六號鋼琴奏鳴曲也變成候選曲目。其實這兩首曲子都是室內樂的獨奏樂曲(請參閱日後發表的室內樂介紹),故第十六號奏鳴曲並不符8月26日的音樂會以管弦樂作品為主的資格。板主發現錯誤後,便立即修改文章並更正投票箱程式,但系統已設定舉辦者無法變動票數統計處的樂曲名稱,故只能修改點選處的名稱並終止這個單一項目。造成此誤植事件,非常抱歉。

  雖然8月19日的演奏會屬室內樂集,但是曲目由小提琴獨奏,仍無法納入這兩首由鋼琴獨奏的曲子。因此,本特別篇以奏鳴曲和變奏曲為主題,讓大家有機會認識這兩種重要的樂曲形式。「這麼說,8月26日的音樂會都是管弦樂作品嗎?」在此先賣個關子。可以向大家預告的訊息是:將有「神秘曲目中的神祕曲目」喔!屆時請到音樂會現場就見分曉啦。


何謂奏鳴曲?

 

  奏鳴曲(中、日)、sonata(英、義)、sonate(法)、Sonate(德),語源自拉丁文的sonare,意思就是「發出聲音」,相較於聲樂曲是以歌唱發出聲音,器樂曲則以演奏發出聲音,「演奏樂器使之鳴響」就是「奏鳴」。在義大利文裡與奏鳴曲相對的詞是「清唱劇」(用樂器伴奏,有故事、角色,但只歌唱不演戲),即cantata,語源自cantare,意思是「歌唱」,和《交響情人夢》原名裡的cantabile(如歌般的)來自相同的語源。原本只是為了區別聲樂曲和器樂曲才有 cantata 和 sonata 之分,但 sonata 早期的意義其實與另一種叫 canzona 的樂曲形式並無二致,意思都是「歌曲」。後來 canzona 發展出一種「樂器的歌曲」,因具備對比風格,被視為「古典奏鳴曲」的前身。(冠上「古典」時,有「相對」較高級、經典、正統、形式嚴謹之意。例如,古典希臘時代特指希臘文明的黃金時代;古典音樂之古典是相對於其他音樂類型而言;古典樂派之古典是相對於其他樂派而言;古典奏鳴曲比起別種奏鳴曲,是較典型的奏鳴曲。古典音樂因為有了「古典」,多少予人高傲不可親近的印象,但其實只是一種權宜而概括的說法。)

  在音樂史上,sonata是經過長期的演化才有我們現代所熟知的樣貌,於是後來的 sonata 不再等於canzona,並成為一種獨立的器樂曲。其實奏鳴曲的形式不只一種,在此僅介紹典型的「古典奏鳴曲」。它是「多樂章」的器樂曲,主題之間互相對比,幾乎都是為獨奏所作,附鋼琴伴奏或無伴奏。但是偶爾也有為二重奏所作的奏鳴曲,例如在本劇即出現過莫札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男主角罵:「區區兩小節還敢彈錯!」)。在浪漫樂派時期,傳統的多樂章古典曲式,則被一些作曲家所捨棄,那些作曲家力求更簡短的形式,於是寫出演奏時間一樣長、也有對比風格但結構較鬆散的「單樂章」奏鳴曲。

  所謂「奏鳴曲式」(sonata form),是指某一樂章內有「呈示部」(exposition)、發展部(development)、再現部(recapitulation)三個段落的結構。呈示部直接呈現音樂的主題,通常是兩個調性不同的第一主題(正題)和第二主題(副題)進行對比;接續的發展部則大大改變主題,聽得到一些主題的影子,卻跟呈示部長得大相逕庭;直到回歸主題,就是再現部將主題再現的時候,此時,原本在呈示部的兩個主題會以少許變化的樣貌依序重複。通常呈示部之前還有「序奏」(導奏,introduction),在主題正式豋場之前扮演鋪陳的角色,而再現部之後還有隱含主題意趣的「尾聲」(coda)。奏鳴曲式最常被應用在快板樂章,但應用在慢速樂章亦無不可。

  奏鳴曲式係脫胎自巴羅克組曲的二段式結構,兩者主要的不同就是奏鳴曲式有「發展部」。像這種頭尾的兩段相似而中間不同的三段式結構,都可稱為「A-B-A」結構,但並非所有的 A-B-A 結構都是奏鳴曲式,因為奏鳴曲式有其更嚴謹的條件。

  聽音樂時不妨試著專心辨別大段旋律的分界,記住整體的輪廓使您更能暢遊作曲家所創造的奇妙國度,而不會被困在五里霧之中喔!(參閱圖片)

附圖:奏鳴曲式


  另外,還有一個容易令人混淆的「古典奏鳴曲式」,其實只是純粹指整首奏鳴曲的「樂章次序」,而非單一樂章內的結構。無論是三個樂章或四個樂章的器樂曲,若作曲家將樂章安排得像一首奏鳴曲的形式,那麼,這首曲子就應用了古典奏鳴曲式。古典奏鳴曲式起初為三個樂章,若在最後一個樂章多加一個舞曲的樂章,則變成四個樂章,如下:

一、快速的樂章,內部結構是奏鳴曲式。

二、慢速的樂章,如歌的旋律,比其他樂章更具抒情性質。

三、中庸速度的樂章,舞曲的樂章,是三段體結構的「小步舞曲」或「詼諧曲」,都有一個不重複的「中段」(trio)。

四、快速的樂章,常用「輪旋曲式」(請參閱候選曲目介紹–協奏曲篇)

  奏鳴曲式和古典奏鳴曲式幾乎是古典樂派時期器樂曲的基礎結構。奏鳴曲若應用在重奏就變成「室內樂曲」,應用在獨奏者與管弦樂團就變成「協奏曲」,應用在管弦樂合奏就變成「交響曲」。以上器樂曲的演變都與奏鳴曲有關聯,奏鳴曲對於器樂曲的影響可謂非常深遠。


1. Franz Peter SCHUBERT (1797-1828): 
Piano Sonata in A Minor (No. 16), D. 845, Op. 42 (1825)

舒伯特:a小調第十六號鋼琴奏鳴曲 [演奏時間全長約30’00”左右]


シューベルト:ピアノソナタ第16番イ短調

I. Moderato
第一樂章 中板

II. Andante
第二樂章 行板

III. Scherzo: Allegro vivace
第三樂章 詼諧曲=活潑的快板

IV. Rondo: Allegro vivace
第四樂章 輪旋曲=活潑的快板

  舒伯特,奧國浪漫派作曲家,一生寫了六百多首的藝術歌曲(lied/lieder),被讚譽為「歌曲之王」。這首奏鳴曲共分成四個樂章,在日劇《交響情人夢》出現過第一樂章,為女主角在日本參加鋼琴大賽第一次預賽時所用。舒伯特創作此曲時正值年輕有為的二十八歲,作曲技巧成熟,處於創作的高峰期,據說他在兩星期內就完成了。本曲相當受歡迎,是他創作的奏鳴曲當中第一個出版問世的,同一時期也有其他作品出版,幫助他從貧窮中脫困了一陣子(舒伯特創作量雖龐大,但在世期間有幸能出版的作品卻不多)。全曲題獻給當時向來支持音樂家的奧國貴族–魯道夫大公爵(Archduke Rudolf),這位有名的貴族是貝多芬的贊助者之一,提攜音樂家功不可沒,令舒伯特十分欽佩。

  第一樂章並不快,而是中等速度,作曲家以悲傷的主題開啟全曲,伴隨而來有點像進行曲的重複節奏。這些想法主導了接下來的樂章,變幻莫測。當主題又出現時,一次比一次強而有力的低音,似乎象徵著沉重的厄運。

  第二樂章的輕柔主題,帶著一點舞蹈風,然後以此主題發展的五大段變奏。整個樂章流露出著愉快嬉戲的氣氛,僅第三段變奏倏忽轉為小調,氣氛出現短暫的晦暗、艱苦。第五段變奏裡纖細的三連音持續至尾聲,將樂章悄悄結束。

  第三樂章加重音的後半拍,賦予整個樂章強烈的節奏感,難以捉摸。中段則速度舒緩、氣氛莊嚴,與主題形成對比。

  第四樂章像是下定決心要壓制不幸一般,澎湃的心情隨著疾馳的音符流洩而出。音樂色彩在大調的開朗與小調的愁緒之間游移著,連最後一聲也是直率地將兩種色彩不同的和絃擺在一起,頗似五味雜陳。耐人尋味的是,本樂章竟然不時會出現一小句與帕格尼尼「第二十四號隨想曲」相似的「動機」(最基本、短小的樂念,可組成較大的樂思,變成主題旋律),這是巧合抑或有意為之呢?





何謂變奏曲?

   變奏曲(中、日)、variation/variations(英),又稱為「主題與變奏」、theme and variations(英)。主題好比是旋律的「本尊」,各段的變奏都聽得出來是旋律的「分身」,聽起來既富變化又連貫統一。這個主題經常是取材自別人的樂曲,作曲家因受到啟發而「借題發揮」。

  一首變奏曲依序會先出現原本的主題,再根據主題產生各段變奏(一段變奏叫variation,而一首變奏曲必有多段變奏,故用複數的variations),有些作曲家在主題前會加一段自創的序奏(導奏)。(參閱圖片)最基本的變奏技巧是從「節奏」、「旋律」、「和聲」這三個音樂的要素作變化;但音樂的戲法五花八門,當然也可以改變速度、曲式、調式、調性、聲部、配器、裝飾音……,作曲家有非常多的選擇,巧手排列組合後,又誕生新的變奏。按照變奏的形式,可粗略分為嚴格的、自由的、即興的。技巧高超的爵士樂手擅長即興變奏。

 附圖:變奏曲(主題與變奏)


  另外,有些實質內容是變奏曲的作品,卻用其他種類的器樂曲命名,這類名字常有「想」字,也意味作曲家豐富的想像力在樂念之間盡情馳騁,包括:「幻想曲」(英:fantasy,法:fantaisie,德:Fantasie,義:fantasia)、「狂想曲」(英:rhapsody,法:rhapsodie,德:Rhapsodie,義:rapsodia,日譯:狂詩曲)、「隨想曲」(英:caprice,義:capriccio,日譯:奇想曲)。例如,拉赫瑪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帕格尼尼的「第二十四號隨想曲」都是變奏曲。但並非擁有這類名字就是變奏曲,充滿「想像」的名字其實是標榜其形式較「自由」、「個人情緒」較強烈而已,像是蓋希文的《藍色狂想曲》。

  主題與變奏可寫成獨奏曲,也可寫成大型的管弦樂作品。以鋼琴獨奏為例,有莫札特的《小星星變奏曲》(K. 265),取材自法國民謠的主題加上十二段變奏。在《交響情人夢》漫畫原著裡,是女主角獨奏會上的開場樂。


小提琴鬼才:帕格尼尼

  帕格尼尼,義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削瘦的外表、陰暗的臉色、高超的小提琴技巧,年紀輕輕就引起廣大的注意,民眾讚嘆之餘還傳言他把靈魂賣給惡魔才有此技巧。甚至他過世後,墓地也拒絕下葬,迫使他的靈柩經過數十年後才得以入土為安,足見凡人對鬼才的敬畏之心。而他出神入化的表演和留下的傑作也震撼了其他作曲家,從中迸發源源不絕的靈感。

  近來在某日系化妝保養品牌的卸妝油電視廣告中,就聽得到帕格尼尼的一首名作:b小調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輪旋曲。其主題旋律被李斯特寫成一首鋼琴練習曲,稱為「鐘」。由此可見,帕格尼尼所寫的動聽旋律,別的作曲家也愛不釋手。

  帕格尼尼的另一首名作:《第二十四號隨想曲》,更被很多作曲家用作變奏曲的主題。有趣的是,第二十四號隨想曲其實本身就是變奏曲,其主題一再被別人寫成變奏曲,「分身」數量總結下來非常驚人。這些變奏曲由於都借用了相同的主題,如果只聽開頭,可能會誤以為是相同的作品,其實卻是不同的作曲家所寫。在此列出原曲和兩首易混淆的衍生之作如下。


2. Niccolò/Nicolò PAGANINI (1782-1840): 
Caprice No. 24 in A Minor (Tema con variazioni), Op. 1-24 (1801-1807)


帕格尼尼:a小調第二十四號隨想曲(主題與變奏)[演奏時間約04’00"]


パガニーニ:24の奇想曲第24番イ短調(主題と変奏 )

  這是帕格尼尼歷時多年寫給小提琴獨奏的隨想曲之一,整套共有二十四首。以最後一首的第二十四號最著名,結構先是序奏(導奏),才進入主題,然後是二十四段變奏。唸唸看「24首隨想曲的第24號有24段變奏」,是不是很像繞口令呢?

3.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Paganini or Paganini Variations, Op. 35 (1862-1863)

布拉姆斯: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 [演奏時間全長約20’00”至25’00”]


ブラームス:パガニーニの主題による変奏曲

  布拉姆斯,德國浪漫派作曲家。這首寫給鋼琴獨奏的變奏曲,原分成兩部,每部各十四段變奏,總共二十八段變奏。在日劇《交響情人夢》出現的是第一部,包括主題及第五變奏至第八變奏,彈奏者是女主角小時候一位行徑惡劣的男同學。

4. Sergei RACHMANINOFF/Rachmaninov/Rakhmaninov (1873-1943):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Op. 43 (1934)


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演奏時間全長約24’00”左右]


ラフマニノフ:パガニーニの主題による狂詩曲

  拉赫瑪尼諾夫,俄國旅美晚期浪漫派作曲家。這首寫給鋼琴獨奏與管弦樂團的狂想曲,兼具協奏曲和變奏曲的特色,但形式更自由奔放。它的結構仿帕格尼尼原曲,也是主題搭配二十四段變奏。其中,第十八段變奏是「如歌般的行板」(Variation XVIII: Andante cantabile),抒情的動人旋律被用在1980年的西洋電影《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呼應主角淒美的愛情故事,成為電影配樂當中的名曲。

[全文原載於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tsponodame 網誌]



※ 本篇主要參考資料:

國立編譯館之「音樂詞語」、「音樂人名」
《音樂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4年。
Wikipedia(中、英文維基百科)
Eichi Mook《読んでおきたいクラシック》2007年1月10日:40。




tsponoda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繼上星期序曲篇後

接下來為您介紹候選的三首協奏曲

5月13日星期天就截止票選活動了

請大家把握時間趕緊投票喔!

何謂「協奏曲」?

  協奏曲(中、日)、concerto/concertos(英)、concerto/concerti(義),語源可能來自拉丁文的concertare。協奏曲其實有多種形式,早期用於聲樂,後來發展出器樂協奏曲,也有管弦樂協奏曲,而候選曲目中皆屬最常見的「一位獨奏者搭配一組協奏樂團」。典型的器樂協奏曲分成三個樂章(快→慢→快),另有一種單樂章的「小協奏曲」(concertino),在一個樂章內包含多段速度變化。在現代,協奏曲有時不叫某協奏曲,作曲家可能別出心裁為其主題另下標題,或因該作品並非純粹的協奏曲而兼具其他曲式特徵,就不用協奏曲之名。

  在典型的器樂協奏曲中,進行對比的獨奏者和樂團具平等地位,彼此間存在著一較長短、以樂會友的氣氛,故樂團並非只是單純為獨奏者伴奏。雙方關係有時是追隨、有時是競爭、有時是合作、有時是對話。

  典型的器樂協奏曲必定空出至少一段完全屬於獨奏者的時間,讓獨奏者自由發揮、充分展示其華麗高超的技巧,這個讓大師炫技的段落稱為「華彩樂段」,或稱「裝飾樂段」(義:cadenza;英:cadence),通常出現在協奏曲第一樂章接近尾聲處,供獨奏者即興填滿,其樂句或多或少衍生自先前出現過的片段。然而,華彩樂段發展到後來,少見即興演出,作曲家大多已寫下華彩樂段,即使偶有作曲家留白,通常獨奏者也會事先精心編寫,其中優秀的版本還會成為日後仿效的對象,變成通用的版本。Cadenza並非協奏曲的專利,在聲樂曲、器樂曲裡都有,只是其原本應即興的特徵現在反而常見於後起之秀的爵士樂了。


1. George GERSHWIN (1898-1937): Rhapsody in Blue (1924/1926/1942)

蓋希文:《藍色狂想曲》 
[演奏時間全長約18’00”左右]

ガーシュウィン:「ラプソディ・イン・ブルー」

  蓋希文,俄裔美國近代作曲家、鋼琴家。本曲創作靈感迸發在他前往波士頓的火車上:他聽到火車特有的行進節奏和鳴聲,從噪音之中忽然聽見全曲躍然紙上,像一個萬花筒或走馬燈,裡頭囊括整個美國、民族大熔爐、獨一無二的活力、藍調音樂、都會的瘋狂。抵達目的地時,他已想好全曲輪廓。蓋希文原想命名本曲為「美國狂想曲」,但在哥哥建議之下而改名。本曲原為獨奏鋼琴與爵士樂團而作(jazz band or big band),而獨奏鋼琴與管弦樂團的版本則是得到三位貴人幫助才促成現今風貌。

  首先,是一位有理想抱負的爵士樂團團長,同時也是表演經紀人的保羅‧懷特曼(Paul Whiteman),他要將爵士樂送入音樂廳,而能讓爵士樂自舞廳與夜總會中解脫出來、登上大雅之堂的唯一途徑就是爵士樂交響化。他嘗試籌備一場從頭到尾是爵士樂曲目的「現代音樂實驗」音樂會,並委託蓋希文創作一首如協奏曲般的曲子(首演由懷特曼指揮、蓋希文擔任鋼琴獨奏)。行程忙碌的蓋希文原本覺得沒空寫,但聽說有其他作曲家也正在寫交響爵士樂作品,而懷特曼的競爭對手(Vincent Lopez)更準備要偷用這個想法,也辦一場交響爵士樂的實驗音樂會。蓋希文深感時間緊迫,決定接受委託,並很快寫出鋼琴的部分,但他缺乏為大型管弦樂作品配器的能力。接著,懷特曼樂團裡的專屬編曲者葛羅菲(Ferde Grofé)協助他編寫樂團的部分,所以本曲能大受好評,葛羅菲功不可沒。最後,是懷特曼樂團裡單簧管/豎笛高手戈爾曼(Ross Gorman)的意外之舉,促成本曲令人印象深刻的開頭。

  開頭單簧管獨奏的最高音類似長號「滑音」的效果,這項技巧對於單簧管具相當難度。譜上原本只寫了單純的「滑奏」(glissando),是一組往上攀升的音階,最後接到最高音,並未進一步要求「滑音」。(滑奏意指一種以音階迅速向上或向下的演奏技巧,各項樂器有不同的效果和演奏方法。例如鋼琴的滑奏是流暢的,但音高則受限於鍵盤,而長號的滑奏因為可以有更小單位的經過音,聽起來黏密、具喜劇效果,這種滑奏,特稱為滑音。)某次樂團練習,戈爾曼改變倒數幾個音的長度,誇張地表現漸漸升高的效果,蓋希文聽到這段,非常喜歡,請戈爾曼演出之際照辦,並稍微更動樂譜配合這段。從此這段滑音揚名全世界,成為演奏本曲的標準技巧。除此之外,演奏者還會使用手指或嘴唇微微改變音高,造成音符搖晃的效果,這樣的裝飾音聽起來頗神似歌唱技巧中的轉音。另外,銅管樂器的「弱音器」也是爵士樂的特點,尤其是小號、長號更會因此改變音色,變得「哇哇叫」或「吱吱叫」,本曲開頭在單簧管獨奏後,即有哇哇叫的小號。爵士樂作品中,管樂器吹奏者還會使用「花舌奏」,或稱「顫舌吹法」(吹氣使舌頭或懸壅垂快速振動的一種演奏技巧),造成一種狂野或嗡嗡作響的效果,常見於長笛、小號、長號。

  本曲的結構散亂,簡直毫無結構可言,各段連接缺乏章法,即使更換中間的順序,恐怕聽起來差不多–「依舊好聽!」甚至有一位俄國音樂家直言「他連最基本的對位法都尚未掌握」,還說「他須先克服音樂理論上的缺陷」。即使如此,依舊不減這首作品的偉大價值。其生動、創新的節奏與旋律太過傑出、深得人心,是美國音樂的代表作,也是紐約市都會風情的最佳寫照!因此,美國的電視廣告經常使用本曲當作背景音樂。

  日本電視劇《交響情人夢》所採用的並非完整原曲,而是服部隆之所編寫的精華版,且擔任獨奏的樂器變成口風琴,別具效果。在現實世界裡,本曲除了由鋼琴獨奏的版本,也有改編給獨奏口琴與管弦樂團的版本,口琴的音色極像口風琴(兩者發聲原理相近,皆有活動式簧片,屬「自由簧樂器」),還能展現更誇張驚人的技巧。


2.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Oboe Concerto in C Major, K. 314 (1777)

莫札特:C大調雙簧管協奏曲 
[演奏時間全長約21’00”左右]

モーツァルト:オーボエ協奏曲ハ長調

I. Allegro aperto
第一樂章 開朗的快板

II. Adagio non troppo
第二樂章 不太慢的慢板

III. Rondo: Allegretto
第三樂章 輪旋曲=稍快板

≡孿生作≡
W. A. MOZART: Flute Concerto No. 2 in D Major, K. 314 (1778)
莫札特:D大調第二號長笛協奏曲[演奏時間全長約20’00”左右]
モーツァルト:フルート協奏曲第2番ニ長調

I. Allegro aperto
第一樂章 爽朗的快板,D大調,4/4拍。

II. Andante ma non troppo
第二樂章 從容的行板,G大調,3/4拍。

III. Allegro
第三樂章 快板,D大調,2/4拍。

  莫札特,奧地利古典派天才作曲家,舉世皆知的音樂「神童」。這首K. 314同為雙簧管和長笛的名作,也常用在雙簧管團員的甄選考試中。C大調雙簧管協奏曲的原稿一度失傳,後人只能從文獻中得知莫札特曾為薩爾茲堡的一位雙簧管大師(Giuseppe Ferlendis)創作一首協奏曲,並將樂譜送給一位雙方共同的朋友(Ramm)。直到二十世紀,現代人尋獲本曲部分樂譜,終於證明這首傳說中的作品其實就是D大調第二號長笛協奏曲的原型。兩首曲子竟然是雙胞胎,為什麼會這樣呢?話說一位有錢的荷蘭業餘長笛手(Ferdinand De Jean)委託莫札特創作協奏曲和四重奏曲。但資料顯示,莫札特很討厭長笛這項樂器(當時製造長笛的工藝技術並不如現代完善,演奏起來相形困難,容易失常,或許因此給莫札特留下壞印象),卻受託一次寫這麼多長笛樂曲,當然令他頭昏腦脹,進度緩慢。偏偏委託者即將旅行急著要譜,在心情厭煩與時間壓力之下,他索性拿出舊作稍加變動獨奏樂器的部分,並移高調性,打算交差了事。委託者可能認出它就是脫胎自去年獲得好評的雙簧管協奏曲,就沒支付這首的費用。奇妙的是,無論是為雙簧管或長笛作曲,莫札特都寫得極其出色,不愧是天才。

  本曲第一樂章在樂團簡短的開頭後,立即出現需要獨奏樂器發揮技巧的十六拍長音和快速音群,接著第一主題不斷延伸、變化,輕靈飄逸。第二樂章在雙簧管原版裡是「慢板」,比長笛版裡的「行板」稍慢,獨奏樂器娓娓細訴高雅的旋律,舒緩閒適。第三樂章的速度是「稍快板」,比「快板」慢,清新活潑。「輪旋曲」,意指一種特定主題不斷反覆的樂曲形式,旋律走著走著似乎繞一圈又接回相同主題,一次又一次反覆,主題與主題之間有幾個副題,讓每次接回來的途徑略有不同,造成對比的效果。

  2006年日本電視劇《交響情人夢》的配樂即引用本曲第一、三樂章,聽聽看,你就知道莫札特是不是真的像劇中女主角所說是「粉紅色」。


3. Sergei RACHMANINOFF/Rachmaninov/Rakhmaninov (1873-1943):
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 (1900/1901)

拉赫瑪尼諾夫:
c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演奏時間全長約32’00”左右]

ラフマニノフ:ピアノ協奏曲第2番ハ短調

I. Moderato
第一樂章 中板

II. Adagio sostenuto
第二樂章 持續不變的慢板

III. Allegro scherzando
第三樂章 詼諧的快板

  拉赫瑪尼諾夫,俄國旅美晚期浪漫派作曲家、鋼琴家。在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和歌劇Aleko獲得成功後,他進一步挑戰交響曲。然而,在指揮不瞭解他的作品、且樂團排練不足的狀況之下,他所精心創作的第一號交響曲首演慘遭失敗。輿論猛烈抨擊,作曲家抑鬱寡歡、信心盡失。持續數年,陰暗消沉的心情始終揮之不去,嚴重到神經衰弱,讓他後來即使受邀寫一首新的鋼琴協奏曲也毫無靈感。親人帶他去接受達爾博士(Nikolay Dahl)的治療,精通催眠療法的達爾博士聽說他受託譜寫新曲,就不斷暗示他「你將寫出一首傑出的鋼琴協奏曲」、「事情進展會很順利」等正面的訊息。在達爾博士的加持之下,幾個月後,他重拾自信、走出情緒低潮與創作瓶頸,迅速完成本曲的第二、三樂章,演出後果真大受歡迎,獲得熱烈讚揚。次年初完成第一樂章,全曲題獻給治癒他的達爾博士。

  協奏曲開頭常見由樂團引導主題,但本曲一反常態,以鋼琴一連串響亮如鐘聲般的和絃長音開始,這樣類似教堂鐘聲的沉重開頭對於作曲家可能具有特別意義,甚至有些鋼琴家為了模仿教堂鐘聲的實際長度而刻意放慢開頭的速度。接著進入由弦樂領軍的第一主題,時而飄在狂舞的鋼琴上方、時而退入後方……。第一樂章並不聚焦在鋼琴獨奏上,是本曲的一項特點。從黑暗邁向光明,全曲優美的旋律蘊含作曲家濃烈的情感。

  拉赫瑪尼諾夫身材高大,雙手尺寸自然也比一般人的寬大。因此,其作品中的「和絃」(同時發出聲音的三個或更多的一組音,可產生特有的聽覺色彩與印象)經常是彈奏困難的大「音程」(兩音之間的距離關係,單位是「度」)。若有機會聆聽現場演奏,不妨留意擔任獨奏者的雙手,驗證一番。他的這項特徵甚至被Igudesman and Joo二人組拿來大作文章,編出Rachmaninov’s Big Hands這段爆笑之作。

  本曲是熱門的配樂,1945年西洋電影《相見恨晚》(Brief Encounter)、1955年西洋電影《七年之癢》(The Seven Year Itch)、2002年韓國電視劇《冬季戀歌》(Winter Sonata)、2006年日本電視劇《交響情人夢》(第一、三樂章)都曾引用此曲。其實,花式溜冰選手也經常使用古典樂曲作為表演曲,以呼應其高難度技巧、豐富的藝術內涵和深刻的情感,例如日本國家選手村主章枝即在2005-2006賽季選用本曲。

[全文原載於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tsponodame 網誌]



※ 本篇主要參考資料:

國立編譯館之「音樂詞語」、「音樂人名」
《音樂大師》第12、13冊。台北:巨英國際,2000年。
Grove Music Online(葛洛夫音樂百科全書線上資料庫)
Wikipedia(中、英文維基百科)
胡 耿銘。「交響情人夢教你聽古典音樂」。《MUZIK》第5期2007年2月:67,68。
Eichi Mook《読んでおきたいクラシック》2007年1月10日:24,60,93。

 

tsponoda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試聽完,你想進一步瞭解候選曲目嗎?

各位網友可能瞭解不一,不妨參考一下我們準備的簡介。

希望大家多多投票喔!

首先是「序曲篇」。




何謂「序曲」?


  序曲(中、日)、overture(英)、ouverture(法)、Ouvertüre(德)、sinfonia(義),其英語和德語同義字皆源自法語,意同英語的opening(開始、開場)。法語本字用在音樂原特指法國式序曲(慢速莊嚴的開頭),故有些德國作曲家使用其他字彙,刻意不用此字,以示區別;此字後為廣泛接受,成為通用字彙。

  序曲是由合奏編制的樂團所演奏的器樂曲,時間較短或中長,結構完整,分成數段並以不同速度演奏,並應包含至少一個富技巧的快速段落,否則可能屬於也具開場功能的prelude(前奏曲)或introduction(導奏、序奏)。義大利式序曲(快速的開頭)則是一種古序曲,並與後來的「交響曲」發展有關聯。

  序曲主要出現在三種場合:完整戲劇作品(歌劇、芭蕾舞劇、神劇、音樂劇等)演出前、音樂會開場、組曲的第一首。

  序曲最初的功能是提醒來看戲的觀眾們「節目即將開演,請安靜」,讓觀眾在布幕升起前有緩衝的時間入座,並從嘈雜浮躁進入欣賞的心情中。戲劇作品的序曲經常是最後才譜曲,以便配合序曲後的演出效果,這類序曲大多重現全劇主題或集結全劇各段的精華(與全劇或多或少相關),具暗示劇情的作用;但偶爾也有獨立的作品(與劇情或後續樂曲完全無關)。候選序曲中,除交響詩《芬蘭頌》以外,皆出自歌劇。

  音樂會也需要開場音樂,於是借用劇院序曲的概念,並發展出一種比交響詩來得有限制的樂曲結構。若將整場音樂會比喻成一首有特定主題的交響曲(尤其是音樂會本身已命名標題時),序曲就好比它的第一樂章,這類序曲就絕對是獨立的作品,係專為某一事件、場合、主題而作。

  在序曲的發展史上,其用語和用途幾經流變,其中較特殊的是巴羅克時代作曲家J. S. Bach(巴赫)會在組曲(其樂章集結各類舞曲的套曲)開頭寫一首法國式序曲。


接下來為各位網友作候選序曲介紹,你想聽哪首序曲呢?看完介紹,請不吝投票選擇你的最愛喔!


1. Jacques OFFENBACH (1819-1880): Overture to Orpheus in the Underworld (1858/1874)


歐芬巴赫:喜歌劇《天堂與地獄》序曲 [演奏時間全長約09’00”左右]

オッフェンバック:喜歌劇『地獄のオルフェ(天国と地獄)』序曲

  歐芬巴赫,德裔法國作曲家。本劇原文標題為Orphée aux Enfers(法),可直譯為「奧菲斯在冥府」或「地獄中的奧菲歐」,是輕歌劇史上第一部具完整長度的作品,啟發後來的輕歌劇作曲家甚深,最初版本共有兩幕;本劇其實是一部諷刺作品,以今日觀點可謂高級的「惡搞」,作曲家將悲劇改為喜劇、嚴肅的正歌劇改為輕鬆的喜歌劇,內容影射、批評當時法國喜劇院裡不自然的表演方式和拿破崙三世所稱帝的法蘭西第二帝國;其序曲比劇作本身出名,常被引用。

  序曲結尾即眾所周知的「康康舞曲」,也就是2001年西洋電影《紅磨坊》和2006年日本電視劇《交響情人夢》所採用的段落。作曲家Saint-Saëns(聖桑)甚至採用此段曲調,改變速度,編成《動物狂歡節》裡由大提琴演奏的「烏龜」,製造出完全不同而滑稽的效果(請想像一下大腿舞變得很慢),可謂「二度惡搞」,對原作曲家致敬。

  原創的悲劇故事其實出自「希臘神話」,敘述奧菲斯(Orpheus)具感動鬼神的音樂才能,他到地獄去尋找已死的愛妻(Eurydice),一路歌唱,感動冥王,破例讓他帶回妻子,並交代他不可在途中回頭看,但奧菲斯忘記禁忌,於是他的愛妻再度落入陰間,奧菲歐悲痛欲絕,終身不再娶。

  那麼《天堂與地獄》的劇情又是如何?

  Orpheus是位窮困潦倒的音樂家,他的演奏和作品都為其妻Eurydice所厭惡,總是要他放棄音樂,彼此飽受精神折磨;冥王假扮成牧羊人,勾撘上Eurydice,Orpheus發覺後,反正也想擺脫妻子,就和冥王達成協議:Eurydice遭蛇咬中毒而死;但冥王讓Eurydice愛上自己,自動跟祂走;Orpheus當然很高興,無奈外界輿論卻堅持他必須將Eurydice平安帶回來;奧林帕斯山上的眾神對於祂們不食人間煙火的生活感到厭煩,並指控眾神之主Jupiter是唯一能享受的神,對祂們不公平;Jupiter得知冥王把Eurydice帶回家後感到不悅,順便利用這件事安撫祂一家眾神;Eurydice很快對冥王感到厭煩,想回到人間,Jupiter在愛神Cupid的幫助下變成一隻「蒼蠅」潛入陰間,見到Eurydice不改「本色」,向她求愛,雙方墜入愛河,逃跑私奔去;其實,Jupiter只想利用Eurydice來「安慰」眾神不滿的情緒,祂把Eurydice變成「陪酒女郎」(酒神的女祭司),向眾神獻唱,全體飲酒作樂並跳起「康康舞」;Eurydice如此有用,令Jupiter心中老大不願將她還給Orpheus,就警告路上絕對不能回頭看;夫妻回家途中,Jupiter使出看家本領–閃電,成功嚇到Orpheus,讓他不小心回頭看了妻子一眼;於是,眾神欣喜迎接Eurydice返回神界繼續當「陪酒女郎」,人與神皆大歡喜收場。

  這樣惡搞的劇情不禁令人聯想到美國的惡搞電影系列:《驚聲尖笑》、《正宗約會電影》、《史詩大帝國》等,而當時這部喜歌劇《天堂與地獄》或許就像「法蘭西神話大帝國」一樣令人捧腹大笑。


2. Gioacchino Antonio ROSSINI (1792-1868): Overture to William Tell (1829)

羅西尼:歌劇《威廉‧泰爾》序曲 [演奏時間全長約12’00”左右]

ロッシーニ:歌劇『ウィリアム・テル』序曲

≡ 音 樂 ≡

  羅西尼,早期浪漫派義大利作曲家。本劇標題除William Tell(英)以外,尚有Wilhelm Tell(德)、Guillaume Tell(法)、Guglielmo Tell(義),是羅西尼生前最後一部歌劇作品,共有四幕五場;現在已少見演出,唯有其序曲常在音樂會上聽到,歷久不衰;本劇在法國巴黎首演,作曲家白遼士亦親臨盛會,事後曾讚譽其序曲為「一首動人的交響曲」!

  本曲共分成四段主題:

第一段 「黎明」,行板(Andante),e小調,3/4拍子。
由大提琴寧靜優美的獨奏開始,隨後以大提琴五重奏為主題,描寫瑞士阿爾卑斯山間平靜的早晨。

第二段 「暴風雨」,快板(Allegro),2/2拍子。
由第一、第二小提琴預告遠方逼近的疾風密雲,各樂器漸漸加入,音樂漸漸如狂嘨怒吼排山倒海而來;不久雨過天晴,留下遠方隱隱作響的雷聲和閃電。猛烈的音樂,也象徵革命志士嚮往自由的呼聲。

第三段 「寂靜」,G大調,行板(Andante),3/8拍子。
恐怖的狂風暴雨平靜後,是一片寧靜的田園景色,牧羊人唱出和平的牧歌,傳遍田野。由英國管演奏牧笛旋律,長笛則悠閒地與之應和,演奏裝飾的助奏。

第四段 「終曲」(瑞士兵進行曲),活潑的快板(Allegro vivace),E大調,2/4拍子。
此段描寫瑞士革命軍英勇敏捷的進攻與民眾因瑞士軍告捷而高聲歡呼的情景。由雄壯的小號聲引導出銅管的序奏後,大家所熟悉的進行曲就開始了,你或許也聽過面紙廣告出現這段節奏感強烈的旋律喔。

≡ 劇 情 ≡

  瑞士在民眾印象中一向是和平的中立國,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瑞士當初獨立的過程也是幾經奮鬥喔。

  故事敘述十四世紀初,瑞士人民忍受奧國暴政,瑞士英雄威廉‧泰爾(傳奇人物,無法證實歷史上確有其人)挺身救助受虐平民,反遭奧軍報復;奧國總督逼迫他須射中其子頭上的蘋果,方能重獲自由;神射手威廉‧泰爾果真一箭中的,卻仍被逮捕;此事激起瑞士舉國上下的民族意識,紛紛起義對抗奧軍,終於贏得獨立。


3. Jean SIBELIUS (1865-1957): Finlandia, Op.26 (1899/1900)

西貝流士:交響詩《芬蘭頌》 [演奏時間全長約08’30”]

シベリウス:交響詩「フィンランディア」

  這首樂曲的形式是「交響詩」,或稱「音詩」(tone poem or symphonic poem),一種單樂章的管弦樂作品。雖然本身並非序曲,但交響詩的標題與音樂會序曲的標題一樣具特定主題,也是一首獨立作品,所以也適合用在音樂會開場。

  西貝流士,芬蘭作曲家。這首曲子極富民族色彩,創作的時代背景為俄羅斯帝國強占芬蘭,悲憤之下,作曲家為了一場愛國慶典編寫此曲,後來並抽出末段旋律,編成另一首獨立樂曲Finlandia Hymn;1941年,Veikko Antero Koskenniemi為這首衍生作品填入歌詞,芬蘭頌變成讚美詩,成為芬蘭國歌以外另一首重要的愛國歌曲。

  開頭是由銅管所吹奏的厚重長音,似乎宣告芬蘭失去自由的不幸命運。全曲充滿大量激昂、氣勢磅礡的音樂,欲提醒芬蘭人民當時的國家危機、喚起大家的民族意識;末段與前面形成對比,是溫暖祥和的旋律,充滿愛國情操。


4. Richard WAGNER (1813-1883): Overture to Tannhauser (1845/1861)

華格納:歌劇《唐懷瑟》序曲 [演奏時間全長約14’00”至15’00”]

ワーグナー:歌劇『タンホイザー』序曲

  華格納,德國全能音樂家。本劇原文標題為Tannhäuser(德),中文音譯名另有早期的《湯好色》,隱約與劇情相關,令人莞爾。故事改編自唐懷瑟的傳說,且兼具神話與歷史的色彩,共有三幕。

  在中世紀德國的騎士裡,有位遊唱樂人唐懷瑟,是女神維納斯的情人;他對於現況感到厭煩,想重返人間,並說聖母瑪麗亞才是他的救贖,維納斯挽留不成,唐懷瑟重獲自由;時值春天,他受到昔日友人們的歡迎,並聽沃夫蘭說伊莉莎白早就為唐懷瑟的歌聲所深深吸引;伊莉莎白很高興唐懷瑟回來,並願意出席即將舉辦的歌唱比賽;唐懷瑟愛伊莉莎白,卻不敢告訴伊莉莎白他所做的惡事;比賽主題正是愛情的體悟,唐懷瑟對於參賽者讚揚純潔的愛情感到不以為然,認為那樣不是愛,甚至說愛情存在於感官的快樂,還唱出維納斯之歌,引起眾人指責、騎士拔劍威脅,伊莉莎白挺身而出保護他,領主決定驅逐唐懷瑟並同意唐懷瑟可跟隨一群朝聖者前往羅馬祈求教宗的寬恕;時序轉為秋天,伊莉莎白為音訊全無的唐懷瑟祈禱,她詢問回來的朝聖者卻打聽不到唐懷瑟的消息,深愛伊莉莎白的沃夫蘭有不祥的預感;衣衫襤褸的唐懷瑟後來出現了,原來教宗拒絕赦免,並給他一支手杖,宣告唐懷瑟沒有機會獲得寬恕正如手杖長不出新葉,象徵他遭受天譴,絕望的他只想逃回維納斯的懷裡,不斷找尋回去的路;就在維納斯現身之際,沃夫蘭瞥見下山送葬隊伍抬的竟是伊莉莎白的屍體,唐懷瑟衝到伊莉莎白身邊,悲痛欲絕、後悔莫及;此時,一位年輕的朝聖者舉起唐懷瑟的手杖,手杖竟剛剛冒出了葉子,代表唐懷瑟已得上帝的寬恕。

  唐懷瑟雖然嚮往純潔的愛情,想擺脫墮落的肉慾世界,自己卻信心不足,導致自我的毀滅,還失去一段難能可貴的真愛,令人不勝唏噓。

  日本電視劇《白色巨塔》、《交響情人夢》都引用過此序曲為配樂。

[全文原載於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tsponodame 網誌]

※ 本篇主要參考資料:

國立編譯館之「音樂詞語」、「音樂人名」
《威廉‧泰爾》序曲音樂解說取材自華興書局《高中音樂》第三冊(楊鳳鳴)
Grove Music Online(葛洛夫音樂百科全書線上資料庫)
Wikipedia(中、英文維基百科)

 



tsponoda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一場古典音樂會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形式又是怎麼樣的呢?
 
想必大家了解的程度不一
 
為了讓大家對音樂會過程有個基礎的認識
 
我們簡單做了音樂會的介紹
 
 
一場古典音樂會,通常被分成上下半場。總長度約在兩小時左右。
 
◎上半場
 
上半場由序曲、協奏曲所組成,序曲主要是開啟一場音樂會的第一首演出,通常由指揮建議,指揮會根據音樂會的屬性以及曲目排定序曲,讓聽眾在聆賞音樂會初始,能夠先以較簡短而不致過長的音樂來慢慢進入上半場的重點曲目。通常序曲都會短於十分鐘,例如羅西尼的威廉泰爾序曲;協奏曲指的是由獨奏家與管弦樂團一起演出的曲目,不一定演奏整首曲子,可依獨奏家要求演出其中部分樂章,例如拉二包括三個樂章,每樂章舊就有11-12分鐘,全曲演奏需35分鐘左右,於是樂團通常會選擇其中幾個樂章演奏。上半場的時間約35-45分鐘

在進入下半場前,聽眾會有15分鐘的休息時間。
 
 
◎下半場
 
下半場則由一首交響曲全曲作為整場音樂會的精華。例如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藉由交響曲本身的起承轉合,將音樂會結束前推向高潮,往往也是帶給聽眾印象最深刻之處。下半場時間則視交響曲長度而定。

附註: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的演奏長度,每個指揮家最終樂曲的詮釋,會讓整首曲子長一點或短一點。以亨利梅哲指揮版本而定,大約是近37分鐘
 
 
◎安可曲
 
如果觀眾反應熱烈,樂團通常會準備一至二首安可曲,因為交響樂團無法即興演出,每一段音樂都要經過多次的反覆排練,才能完美呈現於舞台上,所以安可曲會以重複之前演出過的樂章出現,或是指揮及樂團會預先準備與演出曲目不同的安可曲,大概有這兩種作法。但仍須看觀眾反應而定,所以只要聽眾不吝給予掌聲,通常安可曲的安排至少會有一至二首。
 
安可曲的表演時間的長短不一,但通常應該會在20分鐘內結束
 
◎誰來決定曲目?
 
演奏會的產生過程中,音樂總監指揮獨奏家是決定曲目的靈魂人物,而決定曲目主要是依照演奏會的主題而定,相同主題的曲目,選擇可能有很多,於是取決的標準,則會在於指揮或獨奏家對樂曲的喜歡程度及閑熟度,因為音樂也是藝術品的一種,藉由指揮及演奏家的技巧詮釋,但除了技巧之外,也必須要演出者對該作品有感情,最終才能投入,進而感動聽眾。
 
如果遇到樂團決定曲目,再找獨奏家的,這會有不同的情形。舉例來說:樂團決定曲目之後,再來找合適的獨奏家,或者樂團先行已經邀請獨奏家,於是由獨奏家決定他/她擅長演出的曲目。
 
另一個考量則是每首樂曲的樂器編制不同,所以音樂總監也會盡量將樂器編製接近的曲目安排於同一場音樂會,讓所有在舞台上的演奏家都能發會自己的長處,而不會在某一段落中缺席。
 
由於每首樂曲樂器的編製的不同,所以有時在每個樂章當中,會有演奏家上下舞台的情形。

以上是古典音樂會的簡單介紹。

[全文原載於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tsponodame 網誌]

tsponoda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