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古典音樂會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形式又是怎麼樣的呢?
 
想必大家了解的程度不一
 
為了讓大家對音樂會過程有個基礎的認識
 
我們簡單做了音樂會的介紹
 
 
一場古典音樂會,通常被分成上下半場。總長度約在兩小時左右。
 
◎上半場
 
上半場由序曲、協奏曲所組成,序曲主要是開啟一場音樂會的第一首演出,通常由指揮建議,指揮會根據音樂會的屬性以及曲目排定序曲,讓聽眾在聆賞音樂會初始,能夠先以較簡短而不致過長的音樂來慢慢進入上半場的重點曲目。通常序曲都會短於十分鐘,例如羅西尼的威廉泰爾序曲;協奏曲指的是由獨奏家與管弦樂團一起演出的曲目,不一定演奏整首曲子,可依獨奏家要求演出其中部分樂章,例如拉二包括三個樂章,每樂章舊就有11-12分鐘,全曲演奏需35分鐘左右,於是樂團通常會選擇其中幾個樂章演奏。上半場的時間約35-45分鐘

在進入下半場前,聽眾會有15分鐘的休息時間。
 
 
◎下半場
 
下半場則由一首交響曲全曲作為整場音樂會的精華。例如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藉由交響曲本身的起承轉合,將音樂會結束前推向高潮,往往也是帶給聽眾印象最深刻之處。下半場時間則視交響曲長度而定。

附註: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的演奏長度,每個指揮家最終樂曲的詮釋,會讓整首曲子長一點或短一點。以亨利梅哲指揮版本而定,大約是近37分鐘
 
 
◎安可曲
 
如果觀眾反應熱烈,樂團通常會準備一至二首安可曲,因為交響樂團無法即興演出,每一段音樂都要經過多次的反覆排練,才能完美呈現於舞台上,所以安可曲會以重複之前演出過的樂章出現,或是指揮及樂團會預先準備與演出曲目不同的安可曲,大概有這兩種作法。但仍須看觀眾反應而定,所以只要聽眾不吝給予掌聲,通常安可曲的安排至少會有一至二首。
 
安可曲的表演時間的長短不一,但通常應該會在20分鐘內結束
 
◎誰來決定曲目?
 
演奏會的產生過程中,音樂總監指揮獨奏家是決定曲目的靈魂人物,而決定曲目主要是依照演奏會的主題而定,相同主題的曲目,選擇可能有很多,於是取決的標準,則會在於指揮或獨奏家對樂曲的喜歡程度及閑熟度,因為音樂也是藝術品的一種,藉由指揮及演奏家的技巧詮釋,但除了技巧之外,也必須要演出者對該作品有感情,最終才能投入,進而感動聽眾。
 
如果遇到樂團決定曲目,再找獨奏家的,這會有不同的情形。舉例來說:樂團決定曲目之後,再來找合適的獨奏家,或者樂團先行已經邀請獨奏家,於是由獨奏家決定他/她擅長演出的曲目。
 
另一個考量則是每首樂曲的樂器編制不同,所以音樂總監也會盡量將樂器編製接近的曲目安排於同一場音樂會,讓所有在舞台上的演奏家都能發會自己的長處,而不會在某一段落中缺席。
 
由於每首樂曲樂器的編製的不同,所以有時在每個樂章當中,會有演奏家上下舞台的情形。

以上是古典音樂會的簡單介紹。

[全文原載於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tsponodame 網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ponoda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